提问时间:48小时,在游戏行业中可以用来干嘛?
回答:
- 挂着黑眼圈的新入职程序猿:review一遍代码。(旁边虎视眈眈站着项目经理)
- 头也不回眼睛死磕屏幕的原画设计师:理想状况下,8小时一个角色总共可以出6个角色设定。(说完下意识地捏了捏桌下藏着的巨型美工刀)
- 要负责项目整个场景的3D美术同学吞了吞口水:你们先聊,我先走了。
以上纯属玩笑。正常情况下,48小时能做的事情的确是非常有限。那么,将人的潜能与主观能动性调动至极限时呢?
本周我们在学员内部便开展了这样一个壮举:48小时制作一款游戏!
- 四组选手,每组3人。
- 这3人需要包干包括程序实现/关卡设计、美术表现与场景搭建等所有内容。
著名的CiGAGameJam已经举办多年,主题也是48小时内制作一款游戏。但不同的是,参与GameJam的都是浸淫游戏业多年的老鸟级人物。
对于这些初入游戏开发世(shen)界(keng)的新晋程序猿来说,能否从一而终,是比赛初期大家内心最担心的。
然而经过两天的抱团奋战,4个小组均成功提交了各自的作品。

TeamA:《Zigzag》
A组的作品猛地一看可能感觉很像PC上的益智类游戏名作《Ballance》,但实际上大相径庭。正如游戏名“zigzag”,游戏的主要行进方式是控制一个球体,在曲折狭窄的地形上Z字形行走。


TeamB:《Mr.sleep》
B组很明显灵感来源于任地狱的《Splatoon》,滑稽的角色设定与《弹丸论破》般鲜艳大胆的用色成为游戏的最大亮点。我喷我喷我喷!


TeamC:《海绵宝宝历险记》
C组是所有作品中最有indie风范的一款。在演示关卡的最后,主角跳上一条船之后在空中漫游时的意境十足,我都想问他们在空余时间是否有修禅学。


TeamD:《逃出生天》
D组典型的硬核远视角射击作品,正如其名需要从一波又一波的尸潮中成功脱出。值得一提的是游戏在前期添加了简单的新手阶段,感受到了小伙伴们不小的野心!


在最终评审中,B组的《海绵宝宝历险记》以微弱的票数优势获得了第一名。当然,其他组的作品也同样优秀!
谁能想到就在1个月前,他们对于游戏开发都还是完全的门外汉喃。
来,为小伙伴们的努力鼓掌~